热门:在汉科研人员助力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
测量体长、胸围、体重,用B超仪扫描性腺发育状况……4月21日,位于武汉沌口后官湖边的水利部水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实验基地,科研人员逐一为27尾中华鲟体检,为秋季人工繁殖做准备。
“我们基地有5尾2005年繁育的子一代、22尾2009年繁育的子二代人工驯养的中华鲟。”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(简称水生态所)研究员廖小林介绍,中华鲟的雌、雄性,一般至少在14龄和9龄之后才能达到初次性成熟。基地驯养的这些中华鲟已有14至18龄,通俗地讲,它们步入了“青春期”。这次春季体检,主要是摸清这些亲鱼的性腺发育状况。
(资料图片)
中华鲟,“水中大熊猫”,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。2013年,中华鲟自然繁殖首次中断,随后2015年、2017至2022年都没有发生自然繁殖。
中华鲟自然繁殖中断,人工增殖放流成为目前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的唯一有效手段。而增殖放流的基础,是人工繁殖足够量的中华鲟鱼苗。
2021年,水生态所实现一尾中华鲟产卵11万粒,孵化11万尾鱼苗,受精率达到77.9%、孵化率达到89%。到2022年3月28日放流时,成活5.8万尾6月齡苗种,大规格鱼苗成活率超过50%。
廖小林是水生态所生物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,多年来,他带领廖小林创新工作室团队,致力于中华鲟保护工作。廖小林介绍,2009年,水生态所突破全人工繁殖难关,首次培育出子二代中华鲟。但此后10多年,人工繁殖的规模始终难以突破,全国每年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很难超过10万尾。2021年,实现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性成熟并参与繁殖,才取得新突破。当年,全国人工繁殖数量突破40万尾,放流的数量接近30万尾。
“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性成熟比例高、人工繁殖的数量大,才能保证增殖放流的规模。”廖小林说,这是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关键。目前,我国年放流中华鲟三四十万尾,这个数量远远不够,要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,每年的放流量要达到百万尾以上,且要增加放流性成熟的亲鱼,这样才能在5至10年后看到效果。
目前,中华鲟人工保种种群质量堪忧。截至2020年,全国共蓄养3200余尾中华鲟人工保种个体(子一代),其中1000余尾已超20龄,部分个体出现性腺发育不启动,性成熟比例不足1%,繁殖性能明显下降。
在增加放流规模的同时,要努力修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生境。廖小林说,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温要在15度以上、20度以下,但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,下泄水出现“滞温”现象,导致中华鲟自然繁殖时间,由秋季推迟至冬季,推迟一个月左右。
廖小林说,针对中华鲟野外资源急剧衰退、自然繁殖亲鱼数量急剧减少、可持续人工保种形势严峻的现状,要加大中华鲟人工保种投入力度、增加现有人工保种种群资源数量与质量,提升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能力,同时开展人工培育性成熟亲鱼放流,扩大增殖放流规模,开展中华鲟海洋生活史阶段监测,加强中华鲟关键生境修复力度,尽快恢复自然繁殖。
(湖北日报记者李先宏、通讯员朱文欢、陈雪莹)
标签: